威严孔门:棂星门的历史渊源
棂星门
棂星门,又称牌楼,它是为了使文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不显得突兀而其前面设立的陪衬性建筑。“棂星”是天上的一种星,原为“灵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后因儒家学说在宋代占据主导地位,因而用“灵星”来命名孔庙的大门,即灵星门,以此彰显孔子地位的尊贵。其寓意为孔子是天上星宿下凡,祭孔如祭天。又因其门形如窗棂,所以,后来便改为棂星门。
俯视棂星门
观摩棂星:棂星门的建筑艺术
洛南文庙的棂星门与传统孔庙的棂星门一脉相传。它耸立在前院中间,是陕南地区独树一格的古建筑精华。门高约25.2米,进深4.95米,面阔17.6米,占地89平方米。四柱三楼,柱高8.4米,柱顶52公分,上下三层,以正楼最为突出,脊首复有云罐,造型浑厚大方。左右二楼次于正楼,呈品字形,两旁尚有砖墙。
棂星门上檐
整个牌楼,上檐花脊六兽,奇彩异辉,华丽堂皇,黄绿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交辉相映,檐下层层斗拱构成翘角,上下12角檐牙高啄,相映成趣,精刻细绘的花鸟栩栩如生,耀眼迷人。分属于四柱左右的八个石鼓,紧靠柱根。八个扶柱根部雕有石狮四对,中间两对大而圆实,分踞内外,威风凛凛,前有两对,小巧玲珑,活灵活现。
大匾上镏金大书“棂星门”三个大字闪闪发光,形成庄严肃穆而又华丽的古朴风光。
棂星门上檐的装饰
棂星门侧面
现在,洛南文庙已经从崇拜孔子的庙宇转变成全民共享的博物馆,每天接纳不同的人,带着他们追溯历史,对话文物。而棂星门则如同一位儒风翩翩的长者,伫立在文庙的中轴线上,守护着文庙的孔门儒风,向我们默默讲述曾经的辉煌荣光。
洛南县博物馆特别奉献
参考文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洛南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洛南县志[M]。作家出版社,1997:546-547.
广少奎,高群:文庙的建筑文化、功能树立和复兴之思[J].教育文化论坛.2020.12.(04).